温馨提示:您的分辨率过低,请使用1200分辨率以上的电脑浏览!

欢迎来到学院网站!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国际汉学院

国务院侨办2019年“华文教师证书”研习班在我校开班

时间:2019-09-02  作者:黄雪  浏览次数:


8月14日,由国务院侨办和中华海外联谊会主办、我校华文教育基地承办的2019年“华文教师证书”研习班在我校开班。中共中央统战部十局、中华海外联谊会一级巡视员汤翠英,吉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吉林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徐崇恩、吉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陈香林、吉林省委统战部八处处长张野、吉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部负责人金姝,我校党委副书记王延、党委统战部部长艾春明、国际汉学院院长兼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金晓艳及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的67位华文学校校长和教师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王延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总体情况。他说,近年来在国家和吉林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涉外培训的“华文教育基地”、“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教育援外基地”等三个涉外培训基地结合自身优势,承办了六十多期海外华文教师、外国本土汉语教师、发展中国家教育官员来华培训、研修项目,以及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活动,共接待包括本期培训学员所在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的两千余人来我校培训、研修。通过承办多样化的来华研修培训工作,我校努力加强与世界各个国家教育界、华侨华人的广泛联系,搭建起共同助力华文教育发展和支援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平台,同时努力加深海外华侨华人、海外教育同行和朋友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国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广泛合作。他并鼓励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尽可能多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美丽长春,感受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的东北师范大学。

汤翠英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她介绍了国务院侨办、中华海外联谊会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主要项目模式、海外华文教育教材的出版情况和留根工程夏令营等活动。她说,此次研习班中有我熟悉的老面孔,但更多是新面孔,这从侧面反映出海外华文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这是一个好现象,这是祖国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

徐崇恩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根”“魂”“梦”是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华文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这条主线的寻根者、铸魂者和追梦者,华文教育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承载着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各位海外华文教师以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为己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他鼓励学员们抓住机会,认真研习,不断提高驾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出新贡献。

学员代表、从教33年的德国莱茵中原学校校长冯爱民在致辞中介绍了德国及其所在学校的华文教育发展情况。她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腾飞,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教育水准及其子女的华文水平正经历着华人文化结构的大变更,为保证海外华文教育整体质量,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计划、有节奏的培训海外本土教师,有力地促进海外华文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学员代表、来自日本华文书院的可越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日本及其所在学校的华文教育发展情况。她说,祖国的强盛日渐惠及海外华人华侨,尤其是国务院侨办、中华海外联谊会近年来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接近发展最急需、最核心的部分。经历和见证了日本华文教育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华文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中文学习环境、教育经费和教材、教师、教学等三教问题,是长期困扰在日华侨华人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日本华文书院克服各种困难,从解决三教问题难度最大的教材问题入手,一年调研,一年编撰和修改,刚刚出版了本土化原创华文绘本教材《大语文》的第一册和练习册,教材问世后,受到很多日本华文教育界和老师、家长们的欢迎和支持,这也为海外华文教材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她表示,越是身在海外,越是热爱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继续努力让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本期研习班为期18天,培训内容主要为汉字、词汇、修辞、语法、语音、古汉语等华文基础知识以及华文课堂教学、华文教材分析、华文教学测评、华文教学法、中华文化知识、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等内容。学员们还将到长春农博会、东北民俗博物馆、长影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让学员更深入地了解东北历史和文化,感悟长春的文化魅力。培训结束后,

海外华文教师将参加证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卷面考试和教学实践能力考查,最终将根据成绩获得 “高、中、初”三个等级的《华文教师证书》。


基地公众号

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2015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